工業場景中,OEMER電機常因設備升級、季節性停產或突發故障進入停用狀態。若停用期間未進行科學維護,或重新啟用時檢查不規范,可能導致絕緣老化、軸承銹蝕、性能衰減等問題,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掌握系統的維護與啟用規范,是保障電機長期可靠運行的關鍵。
一、停用期間的維護核心:
OEMER電機的停用維護需圍繞“防潮、防蝕、防塵”展開。首先,需清潔電機表面及內部(如繞組、散熱孔),避免油污、粉塵積累;隨后,使用干燥氮氣或壓縮空氣吹掃內部縫隙,確保無殘留濕氣。對于短期(<3個月)停用,可涂抹防銹脂于軸承、軸伸等金屬裸露部位,并用防水塑料膜包裹電機外殼;長期(>3個月)停用則需進一步斷開電源進線,對繞組進行干燥處理(如通入低壓交流電烘烤至絕緣電阻≥1MΩ/kV),并定期(每月一次)通電空轉5-10分鐘(若有條件),利用自身發熱驅散潮氣。存放環境應選擇溫度5-35℃、相對濕度≤70%的干燥通風處,遠離腐蝕性氣體與強電磁干擾源,同時用木架墊高電機底部(離地≥10cm),防止地面冷凝水侵蝕。

二、重新啟用的檢查規范:
啟用前需按“外觀→電氣→機械→運行”的順序系統檢查:第一步檢查外觀完整性,確認外殼無變形、密封膠無開裂,接線端子無氧化松動;第二步用兆歐表檢測繞組絕緣電阻(低壓電機≥0.5MΩ,高壓電機按額定電壓等級要求),若低于標準需重新干燥;第三步手動盤車(帶剎車電機需先釋放制動),檢查軸承是否卡滯、轉子轉動是否靈活,若存在異響需拆解檢查潤滑脂狀態(若硬化需清洗并更換同型號油脂);第四步逐步通電空載運行(先低速后額定轉速),監測電流、振動(≤2.8mm/s)、溫度(繞組≤75℃,軸承≤80℃)是否正常,運行30分鐘無異常后再加載負載。此外,需同步核查電機銘牌參數與控制系統匹配性,避免因電壓、頻率偏差導致損壞。
規范的停用維護與啟用檢查,不僅能延長OEMER電機的使用壽命,更能降低突發故障風險。對于企業而言,建立電機停用管理檔案(記錄維護時間、檢查數據、啟用結果),更是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環。